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静脉曲张出血多学科联合诊治研讨会在我院区成功举办

日期:2015-08-28    点击数:    来源:

本站讯(记者 崔玉艳 程守勤)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8月26日启用的第二天,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在江北院区成功举办。8月27日下午,为了推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静脉曲张出血的诊疗技术,展示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最新成果,“2015年中大医院集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静脉曲张出血的多学科联合诊治研讨会”在中大医院江北院区隆重召开。研讨会由介入与血管外科、消化内科、肝胆胰中心和感染性疾病科联合主办,中大医院本部、江北院区和15家集团医院共20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了会议。

滕皋军院长作专题报告。 陈红明 摄

作为江北院区开业后首次大型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中大医院院长助理、江北院区管委会主任李澄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院长助理徐冰、消化科主任施瑞华及肝胆胰中心主任周家华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滕皋军院长致辞中对开业后首场大型学术活动的召开表示祝贺。目前中大医院一院两区在编床位2499张,病区规模扩大后如何共同提升医疗技术达到同质化水平是核心所在。希望今后能多举办类似高水准研讨会,让多学科联合诊治学术活动常态化,彼此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专科国内外技术新进展。

李澄主任主持开幕式。陈红明 摄

开幕式后,滕皋军院长、施瑞华主任及周家华主任分别作专题学术报告。滕皋军院长作了主题为《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的报告,重点介绍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提出中大医院开展首例TIPS是在1994年。他肯定了TIPS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显著疗效,减少了并发症和出血,指出TIPS曾经遭“封杀”后又“重出江湖”的原因是支架材料种类的改变,即覆膜支架代替原先的普通支架。为了能让与会专家深入了解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滕皋军院长简单介绍了学科基本情况,从医、教、研等全方位阐述了本学科地位及获得的国内外殊荣。

施瑞华主任作学术报告。陈红明 摄

周家华主任作专题报告。陈红明 摄

消化科主任施瑞华教授作了题为《2015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诊治指南解读》的学术报告,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基本概念、病因介绍、诊断方法、预测危险因素、诊治指南及治疗原则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最新2015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诊治指南内容。与会专家听了施主任报告后,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对在临床处理类似问题非常实用。随后,肝胆胰中心主任周家华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进展》的精彩报告。他表示,中大医院是国内首次提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静脉曲张出血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新理念的医院,打破原先各个专科“各自为阵”的尴尬局面,重点介绍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再出血的诊疗程序及手术时机等内容。

研讨会现场。陈红明 摄

研讨会三场专题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向与会的集团医院代表传递了最新前沿进展。最后的互动讨论环节,集团医院各专科主任发言踊跃,学术氛围十分浓郁。与会代表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场高水平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活动,同时希望进一步加强集团医院各专科间的合作与发展。(编辑 钱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