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三驾马车”落户江北院区 消化道肿瘤防治强有力

日期:2018-04-02    点击数:    来源: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消化道肿瘤是人类的又一大顽疾。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其中1/3是可以预防的,1/3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治疗可以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自2015年8月26日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一院两区同质化发展,院区消化内科先后引进了世界领先的胃肠镜系统、 EU-ME2超声内镜等设备,以先进的ESD 、EUS、ERCP “三驾马车”诊疗技术高效诊断及治愈食管、胃、肠早期癌症及其癌前病变和消化道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等)。

那么,什么是消化道内镜技术“三驾马车”呢?有什么解决病症的优势呢?

第一驾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夏金荣主任接受患者赠送的锦旗

自2016年9月20日,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ESD—“内镜下胃底间质瘤切除术”以来,目前院区已经进行1000多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和切除术。

这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微创手术,该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能及时发现早癌,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由于该治疗手段不改变正常的解剖结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3-5天)、康复快,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治疗费用低,故深受患者的欢迎,连远在安徽、苏州、徐州等地病人也慕名来院区做ESD手术。

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在为病人手术

据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科负责人夏金荣教授介绍,ESD及其扩展手术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经口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G-POEM)、粘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内镜胃壁全层切除术(EFR)适用于治疗贲门失迟缓症、食管胃和大肠的平滑肌瘤、间质瘤、食管巨大憩室、糖尿病胃轻瘫、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原发性幽门括约肌肥厚症。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已成功进行多例隧道内镜粘膜下肿瘤切除术,该技术开创了江北地区内镜下微创治疗新局面。

第二驾 超声内镜(EUS)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头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中大医院江北院区于2018年2月斥巨资引进了江北地区最先进的奥林巴斯EU-ME2超声内镜,它的优势在于对胃肠道病变大小及深度层次显示更清晰。

2018年2月6日,运用该超声内镜,院区消化内科负责人夏金荣连续成功开展了4台超声内镜检查+内镜下ESD手术。

2月6日,家住江北新区盘城39岁黄女士,因胃部疼痛、反酸、嗳气不适来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求诊,无痛胃镜提示胃体中部有隆起性病变。为进一步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深度、起源,夏金荣教授亲自操作,开展了院区首例EU-ME2超声胃镜检查。

清晰的超声影像结果显示:患者胃体的隆起性病变起源于胃壁外,表明这一隆起病变与胃没有关系,还需进行胃二维CT重建等检查,进一步明确局部壁外脏器或病变压迫的原因。对于患者胃底的息肉和贲门小弯侧偏后壁的广基型椭圆形隆起性病变,夏金荣教授一气呵成,为黄女士进行了胃镜下粘膜切除术和粘膜剥离术,并常规留取了标本送病理检查。

夏金荣主任在为病人手术

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的黄女士无其他不良反应,恢复良好。黄女士感叹道:“要不是夏主任用超声内镜准确地判断了我的病因,我怕是要多吃不少苦头。”

截止发稿为止,院区消化内科已成功开展超声内镜(EUS)+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及其扩展手术20多例。

据夏金荣教授介绍,消化道内镜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诊断隆起性、凹陷性病变,能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大小、深度、起源于消化道哪一层,恶性肿瘤能确定它的分期,有助于术前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第三驾 ERCP+EST微创取石术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公认的治疗胰胆管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消化内科团队为病人手术

ERCP+EST微创取石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胆胰管良恶性狭窄等治疗,避免开腹手术的痛苦及并发症。对于晚期肿瘤的胆管癌、腹部癌症等出现的黄疸,可用该技术放置支架,使引流通畅,消除黄疸,解除梗阻,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家住大厂60岁的张师傅,因“上腹部疼痛2天”伴黄疸入院,腹部MR平扫示:胆囊结石、胆总管远端结石伴胆囊炎,胆总管轻度扩张。

2018年3月5日,在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的亲自指导下,江北院区消化内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首例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经乳头向胆总管插管顺利,整个手术过程半小时,取出一枚大小约0.6×0.8cm胆总管结石。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第3天恢复正常饮食,5天后患者病愈出院。

施瑞华教授亲自指导

术后,夏金荣主任为病人查房,病人家属感谢中大医院消化科给予的治疗。

这例ERCP+EST微创取石术在江北院区的成功开展,消化内镜的“3E”手术在院区已全面展开,标志着江北院区消化内科实现了与本部消化内科专科技术的同质化发展。

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消化内科负责人夏金荣教授说:“早在十年前,我任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时,便开始运用超声内镜等先进仪器进行消化道和胆胰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带领团队常规性开展ESD 、EUS、ERCP手术。退二线后,中大医院领导又推荐我来江北院区,利用我的技术专长进一步促进江北院区的消化内科的发展和技术成长,我一定不遗余力,为江北院区消化内科的技术进步与快速发展,为社会和江北广大患者贡献余热。目前从技术方面来讲,已经初步实现了江北院区的消化内科与中大医院本部消化内科同质化发展。”